您的位置> 首页->党建工作->行业新闻

舟曲“原址重建”需慎重

日期: 2010-9-8

 
 
    □陈 莉
   
      近些天来,甘肃舟曲重建事宜引起广泛关注,虽然近日有媒体报道称,舟曲县县委书记范武德已经表示,县城将原址重建,但究竟是原址重建还是异址重建的争论之声依然不绝于耳。
      据悉,舟曲县城地处高山峡谷,县城和城郊的10个自然村就坐落在泥石流堆积扇上。过去由于人口较少,城区集中分布在泥石流危害较轻的白龙江两岸。随着人口的增长,县城的范围迅速扩大,泥石流危险区也被开发。在此次灾害发生的三眼峪沟中,上部分地带为耕地,没有植被,而它的下端则被越来越多的建筑物占用。在这次灾难中,这些建筑物都被夷为平地。有关城市规划专家表示,舟曲泥石流频发却未引起城市规划的足够重视,这也许是此次泥石流灾害给我们最大的教训之一。无论如何,城市和村庄的建设应该更具规划性,至少应该避开水口,这样泥石流到来时,也不至于遭遇灭顶之灾。
      舟曲县城就“巴掌大”块地方,笔者能完全理解县城整体迁移的艰巨性甚至“不可行性”。但舟曲重建不是舟曲县一县之事,也不是甘南藏族自治州一州之事,可以说是全省,甚至全国之事。从这点来说,舟曲县城用地再小,全国还有960万平方公里土地可以选用,还有960万平方公里土地可以分流人口。“原址重建”并非唯一非行不可之方案。
      这次舟曲发生的泥石流,不说是多少年一遇,但灾难却是毁灭性的。所以说,这个地理位置上还适不适宜继续居住,日后还会不会再次发生泥石流等地质灾害,不免让人担心。不管专家论证结果如何,笔者觉得,既然泥石流已经把舟曲毁坏得不成样,何不借机考虑一下异址重建?
     现在着急忙慌地在原址搞重建,一是里边掩埋了许多尸体,需要清理,很费时间。二是经过泥石流浸泡,地质不太牢靠,增加工程难度。三是将来没有安全保障,给子孙后代留下隐患。因此,加班加点在原址搞重建可能是吃力不讨巧之事。过去我们讲:“与天斗,其乐无穷;与地斗,其乐无穷。”喜欢证明一下人类的伟大,弄个什么“人定胜天”出来。但这么多年过去,实践证明,你不尊重大自然,不按自然规律办事,必然要受到大自然的惩罚。
      吃一堑,长一智。笔者以为,能不能先认真总结一下舟曲泥石流发生的原因,把趋利避害的工程规划尽量做细做好,然后再决定在哪儿重建?重建家园是一项大工程,一旦上马,所付出的人财物力都是巨大的。尽管现在离冬季不远,灾民急着等房住、有家回,但被生灵涂炭过的生命,更需要得到安全保障,着急忙慌地在原址搞重建会不会引发二次伤害,需要有关部门未雨绸缪!
      (建筑时报)
 
 
 
上一条  下一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