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柏华 随着建筑行业中基础工程比重逐渐增大,施工条件与环境越来越复杂,工程难度加大,工程事故发生的几率也随之升高,稍有疏忽,就会造成安全事故。施工现场如何进行有效的安全管理,这已成为许多企业安全管理者关注和探讨的焦点问题。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公布的数据显示,2009年上半年,全国房屋建筑与市政工程共发生安全生产事故257起,死亡306人。尽管事故起数与死亡人数同比下降,但形势依然严峻。 建筑市场秩序不规范是导致建筑工程质量安全事故频频发生的重要原因。一些建设项目未办理施工许可、质量安全监督等相关手续就擅自开工建设,规避政府主管部门监管。不少工程项目在建设过程中存在着抢工赶工、任意压缩合理工期的现象。 建筑工程质量安全事故的背后,一些施工企业质量安全管理薄弱,安全生产投入严重不足,施工现场管理混乱等问题逐一暴露出来。如一些建设单位未按照有关规定拨付安全生产措施费用,忽视质量安全管理;部分监理单位不认真履行法定的安全监理职责,对现场事故隐患不及时作出应有处理等等。 要搞好施工现场的安全生产管理,就得从点滴做起,从源头上杜绝安全事故的发生。建筑施工现场多是室外露天高空作业,生产、生活条件艰苦,从业人员素质相对较低,且流动性大,属工伤事故多发行业。发生工伤事故的原因主要有安全管理、安全教育,以及人、机、环境三者的错误匹配。“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首要是保证安全,预防为主则是指要以预防为首要的指导思想,也就是在建设工程的生产活动中必须采取切实的措施防止各种安全事故的发生。在发现安全事故隐患时及时采取措施消除。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应该主要做到以下几点: 1.坚持安全教育的经常性 在建设工程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中,认真组织项目经理、管理人员及作业工人,学习有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以项目经理责任制为基础,现场标准化管理为重点,提高施工现场管理人员的防范意识;定期、不定期和针对性地对全体员工进行安全教育,特别是对农民工的安全教育培训,牢固树立安全生产第一的方针。应该进行集中培训,考核发证,使相关的工人具有相关的专业技术和安全知识,全面增强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切实提高从业人员的安全生产意识和安全操作技能,把安全防范工作前移,从而深化施工现场安全管理。由于施工现场员工进出的动态性、频繁性,在项目管理中,采取入场三级教育,对不同施工阶段及员工思想实际进行跟踪教育,对临时用电、高处坠落等进行针对性教育,增强全体员工的防范意识,时刻敲响安全警钟。 2.注重安全行为的规范性 按科学规律组织施工,遵守施工安全规程和标准,作为施工现场组织施工的行为规范加以约束,从两个层面上规范其行为:一是要求管理人员严格贯彻国家和地方建设主管部门颁发的有关建筑施工安全管理法规和标准,执行企业的各项管理制度,施工前对有关安全施工的技术要求向作业班组、作业人员详细说明,并由双方签字确认,安全员每天巡查落实;二是要求作业层次和作业工人遵守安全生产强制性标准、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正确使用劳动安全防护用具机械设备等,严禁违章操作,不准冒险蛮干,构筑起施工现场专群结合的安全保证体系。 3.突出安全防护的针对性 把施工现场可能滋生事故的隐患、多发性部位经过加工整理、抽象出来,制定对策、措施进行预防。在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时,把施工现场安全管理的重点表达明确,并编制安全技术措施,施工临时用电、基坑支护、土方开挖、模板、脚手架、起重吊装等工程施工方案。重要部位如基坑开挖、洞口临边、楼梯、通道口等空间部位按标准化进行重点防护,并通过不定期检查,发现隐患及时整改,不断完善施工安全技术方案,有效地把安全生产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 4.增强安全管理的主动性 施工安全管理工作先行,早规划、早安排,做到全过程的监督检查。施工前,把上述项目定为省双优工地进行目标管理,在开工前健全各项安全生产管理措施及制度,做到事前防患。进入施工现场的员工,首先进行安全生产教育及遵守操作规程教育;其次进行安全技术交底及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技术交底,使全体员工熟悉各项规章制度,自觉遵守安全规章制度及操作规程,增强自我防范意识。加大督查的力度和幅度,对安全管理目标进行有效控制。 5.抓好施工现场安全综合管理 要做好每项工作,都必须在工作前对这项工作进行全面了解,这样才有利于更好地开展工作。对于建筑施工工程,也要做好施工前的准备,了解工程概况。所谓知己知彼,百战百胜。不了解工程情况,盲目工作,等于赤手空拳去打仗。要顺利开展工作,必须有备而战。那么怎样做施工前的准备工作呢?首先,要熟悉施工图纸、有关技术规范和操作规程,了解设计要求及细部、节点做法,弄清有关技术资料对工程质量的要求。其次,要熟悉施工组织设计及有关技术经济文件对施工顺序、施工方法、技术措施、施工进度及现场施工总平面布置的要求,弄清完成施工任务中的薄弱环节和关键部位。最后,对施工现场进行勘察和了解。熟悉施工图纸,只是对工程的纸上了解。这是不够的。要清楚、全面了解工程,掌握工程概况,必须亲自到现场进行勘察、了解。这样认真了解工程的基本情况,有利于更好地实施管理,落实施工方法,更好地完善工作。施工安全管理是多方面的,必须对各方面进行综合管理。 6.健全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制度 为了施工安全,各项安全设施防护到位,材料质量及防护用品必须符合有关要求并且对各项管理制度进行完善。 7.强化组织管理 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在管理某一项建筑工程时,要确保工程能够安全、按质、按量地完成,不但要有一定的技术之长,而且还要有科学的管理。在施工管理上,所谓科学管理,就是注重良好集体的建设。俗语有云:“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各项工作能否顺利开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这个集体的凝聚力,这个集体有没有动力,有没有良好的集体观念。一滴水只有放进大海里,才永远不会干涸。好比一个施工班,集体的凝聚力越强,班组管理工作的开展就越顺利,越有成效。因此,必须加强集体的管理,有目的、有计划地开展工作,使集体的凝聚力越来越强。 总之,在经济发展推动下,这几年工程建设投资规模日益扩大,工程建设任务繁重艰巨。进入市场经济后,由于安全管理理念缺乏更新,安全生产管理体制改革创新不够,使现有的安全生产管理已无法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成了制约建筑业进一步发展的瓶颈。在总结现有建设工程安全管理的经验时,建筑工程管理协会提倡采用安全风险总包方式推广到更多的企业中去,使工程安全问题不再令人“头痛”。 (作者单位:上海波涛装饰工程有限公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