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克强出席第二届中国招标投标高层论坛强调----
安全优质高效廉洁地推进重点建设和民生工程
本网消息 第二届中国招标投标高层论坛10月10日在北京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出席论坛开幕式并致辞。他指出,重点建设和民生工程是推动经济增长和使人民群众共享发展成果的重要方面,为全社会瞩目。要在优化结构的同时完善体制机制,做到安全优质高效廉洁,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真正惠及人民群众。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张平、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副部长郭允冲、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苗圩、交通运输部副部长冯正霖、铁道部副部长卢春房、水利部副部长矫勇等分别代表主办单位作了主旨发言。
李克强说,建国60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一大批基础设施、产业发展和社会事业项目建成投产,发挥了显著的经济社会效益。去年以来,实施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一揽子计划,新增4万亿元投资,推进民生工程建设,已经取得初步成效。
李克强指出,随着经济增长和投资规模扩大,要把质量和效益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当前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着力扩大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需要继续发挥好投资拉动经济的作用。保持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还需要筹划新的重点建设和民生工程。只有不断改善投资质量和效益,才能适应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要求,适应人民生活质量提高的要求,适应未来发展和国际竞争的要求。这就需要从制度上更好地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形成有利于投资健康发展的宏观调控体系。招标投标、政府采购等投资管理和资金使用制度,作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对于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具有重要作用。
李克强强调,安全和质量是一切工程项目的生命线,高效廉洁对于投资建设至关重要。无论是支撑发展、增强后劲的重点项目,还是面向基层、惠及群众的民生工程,都要按客观规律办事,加强规划论证,遵循建设程序,推进决策科学化、民主化,提高信息公开性透明度,严格监督管理,严肃法规纲纪,预防和惩治腐败,保证施工安全,保证工程质量,保证投资效益,保证廉洁透明,服务于现代化建设,服务于人民群众。
李克强说,促进投资健康发展,根本上还是要靠改革开放。要深化投资等体制改革,维护公开公平公正、竞争有序的市场秩序,促进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增强企业自主投资的活力,健全公共项目建设和运行机制。坚持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继续扩大对外开放,提高利用外资质量,创新对外投资方式,反对任何形式的投资和贸易保护主义,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
郭允冲在发言时说,近年来,在各级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的共同努力下,房屋建筑和市政工程招投标工作得到有序推进,工程招标投标法规制度日趋完善,招标投标监管机制不断创新,有形建筑市场作用得到充分发挥,工程建设项目招标代理机构不断发展和规范,评标专家逐步实现动态管理。2008年,全国实行招投标的房屋建筑施工面积约44亿平方米,依法应实行招标的房屋建筑和市政工程,基本上都已经实行招投标。
郭允冲说,住房城乡建设系统将认真落实李克强副总理的重要讲话精神,履行房屋建筑和市政工程招投标监管职责,不断完善招投标监管方式,依据《招标投标法》等法规,加强对工程建设项目招标代理机构及其从业人员的管理,规范评标专家行为,充分利用有形建筑市场资源,综合治理围标、串标等突出问题,努力营造统一开放、规范有序的建筑市场环境,为工程建设项目提供有力保障和高效服务,促进住房城乡建设事业科学发展。
第二届中国招标投标高层论坛由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交通运输部、铁道部、水利部、商务部和世界银行、亚洲开发银行等单位共同主办。本届论坛的主题是:维护公开公平公正、竞争有序的市场秩序,为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创造良好市场环境。
全国人大有关委员会、国务院有关部门负责人,来自中央和地方招投标管理部门、国家大型建设单位和施工企业、招标代理机构的代表,招投标领域资深专家,世界银行、亚洲开发银行等国际组织代表约340人参加论坛。 (曹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