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之基础设施建设
日期: 2009-9-16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构建布局合理、设施先进、畅通便捷、城乡共享的基础设施网络,为加强经济区内部经济联系和扩大对内对外开放奠定坚实基础。
交通
加强交通运输体系建设,提高综合运输能力。充分发挥各种运输方式的优势,扩大规模、完善网络、优化结构,建设现代化综合交通网络。加快铁路客运专线、煤炭运输通道、关中城市群城际铁路以及西安铁路枢纽建设,构建以西安为中心的发达的铁路网络。加快陕甘两省高速公路网和连接中心城镇及资源富集区、通达县乡(镇)村的道路建设,提高公路等级和通达能力。力争到2010年,实现区域内部通道和对外交通干线网络化;到2020年,实现区域内所有县(市、区)通高等级公路,通乡(村)公路全部实现水泥或沥青路面,形成以西安为中心的“两环三横四纵六辐射”高速公路网络。进一步强化西安咸阳国际机场枢纽功能,有序建设支线机场。建成覆盖中心城市和重点用户的油气管网系统。
交通建设重点工程
一、公路建设
新建国家高速公路连霍线宝鸡―牛背、沪陕线西安―蓝田―商州、福银高速公路联络线、十堰―天水等线;新建平凉―宝鸡―汉中、咸阳―旬邑、渭南―蒲城―白水―黄龙、府谷―华阴―商州、西安大环线、西咸北环线、合阳―铜川―彬县―凤翔、大荔―铜川―淳化―永寿―岐山、乾县―扶风―凤翔、商州―柞水、丹凤―镇安―宁陕、法门寺―绛帐、太白―凤县、平凉―天水、天水―武都等线。改扩建国家高速公路连霍线潼关―西安―宝鸡、包茂线西安―铜川―黄陵等线。
二、铁路建设
建设郑州―西安―兰州客运专线、西安―汉中―成都铁路快速客运通道、大同―西安铁路、西安―平凉铁路、平凉―天水铁路、黄陵―韩城铁路以及一批铁路支线和专线;西安―合肥铁路复线、西包铁路扩能改造、西康铁路二线、陇海、宝中铁路扩能改造,西安、宝鸡、天水铁路枢纽工程。关中城市群城际客运系统。
三、航空和机场建设
扩建西安咸阳国际机场,新建宝鸡机场,迁建天水机场。
四、管道建设
加快陕北―陇东―关中的石油、天然气管道建设,积极推进建设新疆―西安―广东输气管道以及兰州―天水―宝鸡天然气管道输送工程。
能源
优化发展火电,加快淘汰小火电机组,优先建设“上大压小”电站项目。鼓励发展热电联产,重点解决地级城市集中供热问题。科学布局煤电基地,采用高效、清洁技术改造现役火电机组。建设好西安灞桥热电厂、渭河发电厂改扩建,秦岭电厂“上大压小”扩建、韩城二电厂二期、蒲城电厂三期。有序开发旬(邑)耀(州)、彬(县)长(武)、麟(游)陇(县)等地煤炭资源。扎实推进彬长、平凉、庆阳煤电一体化等大型燃煤坑口电厂等项目。积极发展新能源和清洁能源。
建设乾县、渭南、宝鸡、西安南等750千伏变电站,建成经济区750千伏网架。建设陕北、陕南、天水至关中、天水至陇南的750千伏输电通道。优化330千伏及以下电网结构,实现各级电网协调发展,提高网架运行稳定性。
水利
坚持节约优先、合理开发、优化配置的原则,加快重点水利工程建设。重点实施一批骨干水源工程、城镇供水工程、大型灌区续建配套节水改造工程、农村饮水安全工程、防洪保安工程和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加快实施渭河流域重点治理工程,加强渭河流域水资源管理。抓紧推进大中型水库、水源工程前期工作。建立城乡供水安全保障体系和综合防洪减灾体系。强化农业和城乡节水措施,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和效益。实施跨流域调水工程,有效缓解水资源瓶颈制约,满足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用水需求。
重点水利工程项目
一、渭河流域重点治理工程、泾河流域综合治理工程。
二、“引红济石”、“引汉济渭”、“引洮一期工程向渭河补水”等跨区域调水工程。
三、泾河东庄水库、黑河亭口水库、蓝田李家河水库等水源工程。
四、宝鸡峡、泾惠渠、东雷抽黄等大中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大型灌排泵站更新改造和小型农田水利设施项目。
五、渭河中游干支流防洪、渭洛河下游治理、农村饮水安全、城镇供水、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程。三门峡库区防洪保安工程。
信息
积极发展第三代移动通信,推动电信基础设施共建共享和业务应用。加快关中―天水干线光缆环形结构网络建设。积极采用光纤接入技术,大力发展用户宽带接入网。推进数字化区域建设,建成有线、地面和卫星三位一体的广播电视传输网络,全面推进数字电视业务发展。
市政
加快城镇道路、给排水、污水和垃圾处理、集中供热、供气、通信、绿化等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形成便捷通达的城市道路网络和公共交通体系、配套完善的供排水系统、清洁安全的城市能源供给系统、完善可靠的城市防灾减灾和预警、应急处理系统,努力营造良好的人居环境。加快城市之间公路交通和城市路网的全面对接,加快西安(咸阳)地铁建设,加快核心、次核心城市与三级城市、重点镇间的快速干道建设。
来源:咸阳新闻网